查看: 7452|回复: 4

理论上包转发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6 1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0m的以太网,全双工就是200m,其单位就是bit/s,100m换算成byte则是100/8=12.5m byte/s,换算出来就是12500000bytes

那么在以太网的数据包中,最小的数据包的大小是64byte/s,加上8个byte的前导字节以及12个byte帧间间隙,合计就是84byte

那么用12500000/84=148809,得到在100m吞吐量单向环境下的每秒最大的包转发个数148809,换算成k即为148.8k pps

同上,则在双向200m吞吐量的以太网中,每秒转发个数297618,换算成k则包转发率为297.6k pps

这是在二层交换上面所能达到的包转发率,但是如果一个路由器在三层路由上面,甚至在开启nat的情况下,其包转发率会有很大降低,而这个值才是真正用户值得关心的,所以我们在看到很多商家在一直强调包转发个数148810个包,其实这是二层交换的理论极限值,而不是真正的路由器在三层工作时候的值。
这些在我们用科来网络分析的时候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数量方便我们判断网络分整体情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1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13: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导符的作用在于告诉监听设备数据将要到来;
帧间隙,即每发完一个帧之后要等待一段时间再发另外一个帧,在以太网标准中规定最小是12个字节,然而帧间隙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会比12个字节要大;

注意:这20字节是不能通过抓包软件抓下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09: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讲,只要记住以下几个计算公式就OK了,理论的东西知道即可。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CSNA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