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94|回复: 2

关于2011案例集中第一个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9 13: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有看过的大神,请多多指教。
1、TCP三次握手,应该是客户端手机与Web portal系统中的服务器建立的吧(文中也有提示),既然如此,第一个TCP SYN应该是手机发给服务器,sniffer在中间捕捉到后,定为时刻0.000000
2、后服务器回应TCP SYN ACK给手机,中间sniffer捕捉到,定为时刻0.000032。即所谓延时应该是Web portal系统内部的(文中也有提示)--0.032毫秒
3、最后手机回应TCP ACK给手机,中间sniffer捕捉到,定为时刻0.102036。即3G核心网和出口路由器的延时(文中也有提示)--102.036毫秒
4、上述是正常过程。那么故障时段时,文中提出根据TCP RST是手机客户端发出的,即问题故障定位在3G核心网和出口路由器之间
5、后来根据RST发过来的延时大多在0.344、0.379毫秒,在1毫秒内,就定位故障出现在出口路由器。这是为什么!!?如果是根据正常三次握手使用的时间,不应该是出现在Web porttal系统内部么!?
第5的结论和第4的合符,却和第2、3的违背。啥原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0 10: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案例逻辑没有什么问题啊。

为什么可以在1毫秒以内就可以收到rst? 如果手机发过来的,经过了3G网络,怎么可能1毫秒内发过来。所以这个rst不可能是手机发的。

那就是中间设备发过来的。 中间设备有什么 路由器 和 3G网。

然后再去查。  

这里流量分析起到了故障定位作用。 将故障域缩小,为解决故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不过   路由器发rst ??????   路由器只是转发IP,有这个功能嘛?  是不是路由器上起了 NAT PAT 或者有别的高层模块呢??  

可否请作者解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1 2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呢,在这个案例中,我觉得通过查看RST这个数据包的TTL值来判断是谁发送的RST报文更加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CSNA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