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eeeM 于 2025-10-16 16:40 编辑
企业通过上云和服务架构升级,实现了业务的快速迭代与灵活扩展,但同时云网环境的复杂性也呈指数级增长。业务系统的流量路径错综复杂,资源部署的动态变化叠加微服务间的频繁交互,让传统静态拓扑图彻底失去了反映网络真实状态的能力。运维人员面对这种动态且复杂的环境,难以精准掌握流量走向,在故障发生时更是难以快速定位根源。
传统静态拓扑为何在云时代"失灵"? 这背后是云环境高动态性的本质,并直接传导至业务层面。
静态拓扑失效,难以掌握云网真实状态
在云环境与微服务架构中,业务系统的动态扩缩容与微服务网关、Service Mesh对流量路径的实时调整频繁,使得拓扑变化频率从过去的“天级”缩短至“分钟级”。传统静态拓扑无法跟上这种节奏,运维人员“按图索骥”自然难以把握真实状态。
动态IP分配导致IP定位目标失效
在异构云架构下,VPC私网IP重叠及容器应用的动态部署导致Pod IP频繁变动。当故障排查依赖固定IP时,经常出现分析结果重复、流量缺失的困境——因为当前IP与故障时段IP可能早已不同,让精准定位目标更加困难,延长了排查时间。
资产激增让快速定位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分布式与微服务架构催生了爆炸式增长的资产对象,IP级拓扑杂乱无章,业务层级难以辨识,手工绘制拓扑的效率大幅下降,甚至无法完成,即使生成拓扑图也失去使用价值。资产定位的低效,严重制约故障排查速度。
面对这些困难,科来推出全景自动拓扑技术,以动态感知、灵活检索、多样展示的特性,为异构云环境提供了全方位的拓扑观测方案。
实际应用案例:动态拓扑捕捉故障、降低损失、提高效率
某大型机构,在促销活动高峰期因微服务动态扩缩容,静态拓扑频繁失效,导致故障无法准确定位。在引入科来全景自动拓扑技术后,通过动态拓扑图实时捕捉流量路径,结合业务标签快速检索,故障定位时间缩短至5分钟,高峰期业务中断损失大幅降低,显著提升业务稳定性与运维效率。
主动观测:科来全景自动拓扑三大特色
科来全景自动拓扑技术通过动态同步云资产信息,构建了适配异构云环境的拓扑观测体系,作为智能云网可观测的“动态导航系统地图”,该技术结合科来AI算法能够快速定位故障根因,大幅提升运维效率,为企业在复杂云网环境中实现高效运维、快速排障提供了关键支撑。
✔ 摆脱滞后性,零配置实时捕捉拓扑变化
无需人工配置,通过软探针自动采集流量元数据,并结合API同步云资产信息,资源扩缩容、流量路径调整等动态变化都能被即时捕捉,快速生成动态拓扑。点击任意业务或资产,即刻呈现其全量流量路径,彻底摆脱静态拓扑的滞后性,让运维人员掌握新情况。
✔ 解决IP依赖难题,灵活搜索、精准定位
支持基于云资产属性的关键词搜索,覆盖虚拟机、VPC、容器服务、业务标签等多维度,无需依赖IP地址即可精准定位目标,并直接呈现相关资产的流量路径,解决IP动态变化与重复带来的困扰。
✔ 拓扑逐级呈现,满足更多场景需求 提供从宏观到微观的多维度拓扑展示,可从云资源池逐层展开至虚拟机、Pod、端口与进程级别;可按业务域拆分拓扑,业务层级清晰呈现。支持回溯特定时段的拓扑状态,如故障发生时,通过对比分析路径变化,快速定位异常节点。
科来全景自动拓扑技术适用于金融、政务、智能制造、交通等云网动态变化与多维监控场景,保障业务稳定,适配多云混合架构企业,实现跨云拓扑统一可观测,让故障排查高效精准,为复杂云网环境保驾护航。
|